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镍钛记忆合金腕舟骨内固定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Development and biomechanical study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s scaphoid arc nail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昆明,650032) [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3]西南林学院复合材料检测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腕舟骨 内固定器 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弧形钉 生物力学

摘要:
【摘 要】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用于舟骨腰部骨折的内固定器械—— 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弧形钉(Ni-Ti shape memory alloy scaphoid arc nail,NT-SAN ),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舟骨的测量数 据及解剖特点研制NT-SAN。生物力学强度实验:取32 只成人离体舟骨标本,模拟舟骨腰部骨折,随机分为4 组(n =8); 分别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A 组)、克氏针骑缝钉固定(B 组)、螺钉固定(C 组)及NT-SAN 固定(D 组),体外模拟舟骨腰 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测试其固定强度。疲劳实验:24 只成人上肢标本(肘关节以下),制备舟骨腰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 3 组(n =8);分别用克氏针骑缝钉固定(E 组)、螺钉固定(F 组)及NT-SAN 固定(G 组),在腕关节上垂直施加98 N 的纵 向压缩负荷,并模拟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运动,运动范围为掌屈5º ~背伸30°,运动100、500、1 500 及2 000 次时测量分离 及侧方移位距离。并采用NT-SAN 临床治疗1 例左侧腕部舟骨腰部骨折患者,根据Herbert 分型为Ⅱ b 型。 结果 强 度实验:NT-SAN 固定臂产生的回复力可将舟骨腰部骨折聚合于一体,体部可遮挡舟骨腰部骨折向其背侧滑脱。A、B、C、 D 组标本骨折间隙分离1 mm 及2 mm 时所需牵引力分别为(15.18±3.55)、(36.04±4.30)、(64.88±11.62)、(65.84±12.22)N 及(20.28±12.09)、(75.95±47.64)、(120.91±26.68)、(130.21±31.55)N,D 组与A、B 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D 组与C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疲劳实验:G 组骨折端分离移位的距离与E、F 组比较,各指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腕关节循环运动500 次后,G 组舟骨骨折端出现“台阶”移位例数与E 组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腕关节循环运动1 500 次后,G 组与F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临床应用患者 术后切口Ⅰ期愈合,3 个月随访X 线片示NT-SAN 内固定良好。 结论 NT-SAN 的设计符合腕舟骨解剖特点,其固定 强度可满足舟骨骨折术后生物力学要求,疲劳强度可满足舟骨骨折术后达骨性愈合的需要。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附属骨科医院(昆明,650032) [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719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7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