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效果及对mri影像学参数、脊髓功能的影响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MRI Imaging Parameters and Spinal Cord Function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中文论文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出处: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 影像学参数 颈脊髓损伤 脊髓功能 免疫球蛋白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CSCIWFD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法分为两组,A组的48例采取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的48例采取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融合、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脊髓损伤(ASIA)分级、颈椎(JOA)分数]、影像学主要参数[弥散系数(ADC)、向异性(FA)、最大脊髓压迫(MSCC)]、血清免疫球蛋白(Ig)含量及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术后下床活动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ASIA分级、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坚强植骨融合时间短于B组,术后3个月时融合率91.67%高于B组70.83%(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ADC、FA、MSCC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6个月A组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血清IgG较术前降低,且术后6个月A组IgG水平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血清IgA、IgM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与B组8.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路、后路手术治疗CSCIWFD,均能使损伤节段获取良好的稳定性,恢复脊髓神经功能。但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脊髓受压部位,个体化地选择入路方式是手术成功关键。

基金:

基金编号: 202102AA10002l-111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748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72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