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
行政职能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科
疾病预防控制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
行政职能机构
医务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高体重指数
心血管疾病
伤残调整生命年
疾病负担
摘要:
目的:描述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BMI)的成人心血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明确需控制BMI的重点人群,为实施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比较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及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四国≥20岁人群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疾病标化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率与标化死亡率,并按照性别、年龄分层后将中国与全球的相应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进行对比。结果:1990~2021年,中国≥20岁人群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率和标化死亡率均低于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但高于印度和日本,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08(95%CI:1.05~1.11)和1.00(95%CI:0.96~1.03)。同期,英国的相关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下降,标化DALY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APC分别为-3.02(95%CI:-3.10~-2.96)和-3.02(95%CI:-3.11~-2.95)。中国成年男性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率持续高于女性,而DALY百分比则相反,女性高于男性。中国≥20岁人群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率持续升高,20~39岁人群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疾病标化DALY百分比急剧上升,2021年是1990年的3倍以上。结论:中国人群超重和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中青年人群超重的防控对于降低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尤为重要,亟待实施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项目(202405AC350088);;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昆医联合专项(202301AY070001-069)~~;
基金编号:
202405AC350088
202301AY070001-069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瑞仙,颜立禧,李真晖,等.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成人心血管疾病负担评估[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12):12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