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核心体温和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的影响

Remimazolam general anesthesia on the core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the effects of thermoregulatory vasoconstri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出处:
ISSN: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核心温度(CBT) 体温调节 血管收缩阈值

摘要: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核心体温(CBT)和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于该院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或卵巢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5例,分别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鼻咽温度探头和皮肤温度探头,持续监测鼻咽温度和皮肤温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麻醉诱导后30 min (T1)、麻醉诱导后60 min (T2)、麻醉诱导后90 min (T3)、麻醉诱导后120 min(T4)、麻醉诱导后150 min (T5)、麻醉诱导后180 min (T6)和拔管时(T7)的CBT和平均皮肤温度(MST),以及前臂与食指部位的温度差(TFOR-FIN)。以TFOR-FIN为0时的CBT作为血管收缩阈值,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管收缩阈值及达到血管收缩阈值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T0、T1、T2、T3、T4、T5、T6和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排血指数(CI)的变化;记录术中低体温、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以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T5、T6和T7时点CBT和TFOR-FIN明显下降,MST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C组T1、T2、T3、T4和T5时点CBT明显降低,T1、T2、T3、T4、T5、T6和T7时点MST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的血管收缩阈值明显高于C组,但达到血管收缩阈值的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点MAP和CI明显降低,但R组T1、T2和T3时间点MAP和CI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C组术中围手术期低体温(PH)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术中麻黄素使用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均可引起患者术中体温下降,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全身麻醉对CBT的影响更小,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对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的影响更小,舒张血管程度更轻,具有更好的体温保护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91099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768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 ICP备案:滇ICP备15003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