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出处:
ISSN: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膨出 盆底肌肉康复

摘要:
目的 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病的高危因素,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1 211例于产后6周复查及健康体检的女性,对PFD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330例接受规律产检及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于产后6周进入盆底肌训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168例)行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162例)采用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盆底肌肉辅助生物反馈和电刺激.产后6周、3个月及12个月随访盆底肌力及尿失禁发生率,进行POP-Q分度测定.结果 1 211例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宫膨出(POP)的发生率分别为18.41%(223例)和39.47%(478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多产、高体重指数(BMI)、便秘及新生儿体重过高是PFD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组产后3个月SUI发生率为2.50%(4例),低于对照组(11.90%,20例);产后12个月SUI发生率为3.70%(6例),低于对照组(11.90%,2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随访,研究组POP-Q分度Ⅰ度所占比例为33.33%(54例),对照组POP-Q分度Ⅰ度所占比例为48.81%(8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Ⅱ级、Ⅲ级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V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多产次、高BMI、便秘及新生儿体重过高是PFD发病的危险因素.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PFD患者的症状.生物反馈结合电刺激的盆底肌力康复能提高盆底肌力,较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的患者效果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249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8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