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 (MII-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因反流症状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的GERD患者53例,根据内镜特征表现将患者分为糜烂性食管炎组25例、非糜烂性反流病组28例;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15名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行单纯食管24 h的pH监测以及24h的MII-pH监测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单纯食管24 h的pH监测结果提示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各项酸反流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4h的MII-pH监测提示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总反流[83(54,118)次、62(44,111)次]、酸反流[45 (25,79)次、22(11,45)次]、弱酸反流[36(18,47)次、43(21,82)次]及酸反流所占百分比[53%(37%,81%)、32%(13%,48%)]较正常对照组[42(20,70)次、3(1,10)次、23(11,43)次、11%(1%,23%)]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0、0.001和0.002);同时糜烂性食管炎组较非糜烂性反流病组的酸反流明显增加(P=0.000).非糜烂性反流病组中弱酸反流所占百分比[66%(43%,79%)]较糜烂性食管炎组[46%(21%,57%)高,P<0.01];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的液体反流次数[22(12,40)次、18(12,26)次]及混合反流[54(39,79)次、42(25,77)次]较正常对照组[9(4,18)次、29(14,48)次]明显增加(P均<0.01);正常对照组的气体反流次数[86(56,207)次]较糜烂性食管炎组[31(14,62)次]、非糜烂性反流病组[34(15,119)次]明显增多(P均<0.01);糜烂性食管炎组、非糜烂性反流病组近端反流次数[28(18,41)次、16(12,34)次]及所占比例[33%(22%,49%)、29% (22%,35%)]较正常对照组[3(2,9)次、11%(6%,22%)]明显增高(P均<0.01);糜烂性食管炎组酸反流、弱酸反流及总反流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36.0%(9/25)、20.0%(5/25)及56.0%(14/25),非糜烂性反流病组为21.4%(6/28)、14.3%(4/28)和35.7%(10/28),较单纯酸反流症状指数百分比升高.结论 24h的MII-pH监测能发现更多反流事件,酸反流在GERD中占主要地位;24 h的MII-pH监测增加了GERD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