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科,云南,昆明,650032
医技片
磁共振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后处理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MRI、MRA以及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脑动脉瘤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T1、T2WI以及3D-TOF-MRA对4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44例患者MRI均发现单发病灶,呈类圆形、梭形、不规则形、葫芦状等,边界清楚.病灶较特异的信号表现为,流空低信号、涡流信号(混杂信号)及部分病灶周围的血流伪影.MR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选择适当后处理方法显示瘤体生长方向、瘤颈形态以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依据.结论:MRI、MRA为无创性显示脑血管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脑动脉瘤常规MRI、MRA典型征象的认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MRA后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磁共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率.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科,云南,昆明,650032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赵英,戴敏方,赵新湘,等.脑动脉瘤的MRI、MRA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3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