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昆明65003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Aberrtant pancreas)或胰腺剩余(Pancreas rest),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94年至1999年8月,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共发现6例,报告如下。
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4岁~54岁,平均年龄34岁。全部患者均为胃镜确诊。其中3例病理特征均有腺泡及导管组织,3例经超声胃镜证实:2例来源于粘膜下层,1例来源于肌层。主要表现为位于管壁第3层或第4层,边界不确切,肿瘤样低回声物,其同声略高于平滑肌瘤,低于脂肪瘤,时伴有小囊泡。6例异位胰腺均为单发,胃窦部5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镜下表现为:圆形或半球型隆起,中央脐凹并可见腺管开口,粘膜表面的色泽与周围粘膜一致。6例患者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胚胎期在胰腺形成过程中,腹胰和背胰随原肠上段转位融合过程中,若一个或数个原始细胞团脱离原始胰腺的整体并被保留在原肠壁内,其后由于原肠继续生长将细胞团带走,在异位继续发育,成为胰腺本身以外的,与正常胰腺不相连的零星胰腺组织,称为异位胰腺。多见于40~60岁患者,儿童少见,男女之比为3:1。异位胰腺8%发生于幽门区,大弯后壁为多发部位,其次为十二指肠,发生于消化器其他部位罕见。本组病例符合上述特征。异位胰腺属于粘膜下肿瘤,可伸展至肌层,多为单发,大小多在2~4cm间,一般以腺泡结构为主。大多数病例可终生无症状,而在行腹部手术、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时发现,也可出现腹胀、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非特征性消化系统症状。位于胃十二指肠的异位胰腺可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应引起临床重视。本病确诊主要靠胃镜结合病理、超声胃镜,钡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胃镜下主要表现:隆起的粘膜面上有脐凹,部份中央可见腺管开口,粘膜表面的色泽与周围粘膜一致,活检钳触之较柔软并有弹性。若从脐样凹陷处抽取腺液或注射促腺液素后有胰液溢出,有助于本病诊断。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异位胰腺一经诊断应予积极治疗。若经超声胃镜证实位于粘膜下则可行镜下切除;若位于肌层.则应外科手术治疗。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昆明650032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万苹,郭强,龙毓灵.异位胰腺6例[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0,12(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