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疾病研究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6]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9]苏州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 [12]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1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6]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7]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慢性病 康复 健康管理 指南

摘要: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CSCD-E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赵红梅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疾病研究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燕明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导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林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喻鹏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曾刚 (苏州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应可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葛慧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 黄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凯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陈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冯鹏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夏金根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谢欲晓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辰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曾强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荣昌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孙德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永生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宋元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林其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荣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老年康复医学科) 朱玉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郑则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宫玉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袁雅冬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晓菊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赵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邓笑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 张群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励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潘化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康复医学科) 唐华平 (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姜淑娟 (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国儒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倪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黄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李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罗光伟 (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石志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晓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 张云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代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孟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成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汀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窦祖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陈耀龙 (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循证医学中心) 刘小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和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段亚景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
本院专家组成员:
张云辉[46]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通讯作者:
赵红梅 王辰 (cyh‐birm@263.net)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74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72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