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
导管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肝素类药物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利伐沙班
摘要:
急性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尽管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抗凝和溶栓仍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认可和国内外指南的推荐。有效的抗凝治疗能够抑制血栓蔓延,预防复发;及时的溶栓能够有效清除血栓、解除梗阻,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导管接触溶栓(CDT)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溶栓方法,但是,关于CDT期间不同抗凝方案效果比较的研究鲜有报道,对于CDT期间最佳的抗凝方案亦尚未达成共识,国内外指南也无具体推荐,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各中心在CDT期间的抗凝选择也不尽相同,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和磺达肝癸钠。因此,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CDT期间的抗凝药物治疗,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进行综述。
基金:
云南省老年临床医学中心开放课题(2022YJZX-LN1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勇君,王勇志,陈一,等.急性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期间抗凝选择的研究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5,11(03):35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