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模型,分析术后24 h内大鼠死亡的原因,并探索改进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制作大鼠OLT模型300只,记录OLT手术各阶段所用的时间及大鼠术后的生存时间.按生存时间将大鼠进行分组:术中死亡组、<6 h组、6~24 h组及>24 h组.比较4组大鼠OLT中各手术阶段的时间,并分析术后大鼠生存时间短于24 h的原因,以探索改进策略.结果 300只大鼠OLT模型中,于术中死亡37只,占12.33%;术后6h内死亡51只,占17.00%;术后6~24 h内死亡76只,占25.33%;术后24 h时仍存活136只,占45.34%.<6 h组大鼠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术中失血过多、术后出血及血管栓塞,分别占27.45%(14/51)、27.45% (14/51)及15.69% (8/51);6~24 h组大鼠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血管狭窄、术后出血及肺水肿,分别占27.63% (21/76)、21.05%(16/76)及19.74%(15/76).4组大鼠的冷缺血时间和无肝期均不同或不全相同(P<0.05),术中死亡组的冷缺血时间长于其余3组(P<0.05),且>24 h组的冷缺血时间短于<6组和6~24组(P<0.05);术中死亡组的无肝期长于其余3组(P<0.05).结论 导致OLT早期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无肝期及冷缺血时间过长、术中及术后出血、血管栓塞、血管狭窄及肺水肿均是关键因素,对于引起上述原因操作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大鼠OLT的建模成功率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