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蘑菇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139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杨艳[1]
*
;
邵瑞飞[1]
;
陈国兵[2]
;
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门急诊片
急诊内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临床急诊杂志.2020,21(08):675-678.
DOI:
10.13201/j.issn.1009-5918.2020.08.016
ISSN:
1009-5918
关键词:
蘑菇
毒素
中毒
中毒机制
摘要:
(正)蘑菇又名蕈或菌子,是一种大型真菌,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我国目前存在的野生菌有500余种,约400多种野生菌可经过高温或特殊处理后食用,其中无法通过高温降解、毒性极强可致死的约有30多种[1]。由于毒蘑菇形态上与可食用蘑菇极为相似,因此误食有毒蘑菇成了中毒的主要原因,导致每年都有大量蘑菇中毒的相关报道。一种毒蘑菇中可能不止包含一种毒素[2],蘑菇中毒不仅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毒理学机制更为复杂,约95%毒蘑菇中毒不能明确其毒素。目前国内外对其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杨艳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通讯作者:
陈国兵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艳,邵瑞飞,陈国兵.蘑菇中毒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20,21(08):675-678.
相关文献
[1]内毒素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
[2]神经精神型有毒蘑菇及其毒素研究进展
[3]由乐果导致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4]家庭因素与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5]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6]中缅静脉吸毒人员HIV、HCV、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7]PCT、CRP检测在老年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8]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研究
[9]凝胶法测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菌内毒素
[10]血清脂联素、TNF-α、CRP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900年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2031年
2032年
2033年
2034年
2035年
2036年
2037年
2038年
2039年
2040年
2041年
2042年
2043年
2044年
2045年
2046年
2047年
2048年
2049年
205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今天
:
: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