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单侧脑室和双侧脑室定位注射MPP+制作帕金森病猴模型的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Parkinson's monkey models induced by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s of MPP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3]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侧脑室双侧定点注射 侧脑室单侧定点注射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现阶段已成功建立了通过单侧脑室给予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的PD造模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多种问题,不能很好地模拟PD发病机制。本研究旨在对单侧脑室给药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双侧脑室注射低剂量MPP+建立慢性PD猴模型,并在造模时间、模型稳定性、模型表征以及99Tcm-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脑显像数据方面进行两种造模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单侧造模组,双侧造模组的恒河猴PD症状出现得更快、更明显,给药结束后症状维持时间更长;单侧造模组猴左右两侧纹状体损毁不对称,左侧(给药侧)纹状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减弱,对侧受损较轻,而双侧造模组猴两侧纹状体放射性分布均显著缺失,呈明显的对称损毁。以上结果提示,双侧脑室给药造模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侧脑室给药,可以为PD相关研究提供更加理想的动物模型。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 [3]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 [3]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73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71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