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颈胸段椎体病损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
42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邹天南[1]
*
;
赵晓芳[1]
;
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外科片
骨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2005,(6):119.
DOI:
10.15912/j.cnki.gocm.2005.06.035
ISSN:
1671-8194
关键词:
脊柱病损%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
摘要:
目的:探讨颈胸段多椎体病损期前后方病灶清除融合,后路内固 定治疗的疗效。 方法:2003~2004年,应用一期前后放病灶清除,植骨,加后路钉棒内 固定,椎体植骨治疗本病6例,男5例,女1例,术后随访4~15个月,平 均10个月,结果术后伤口全部1级愈合,椎体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 随访达-年,病人均获骨性融合,Frankle分级平均提1级。 结论:颈胸段椎体病损的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是 可行,有效的,能较好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植骨稳定、矫形的问题。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邹天南
第一作者机构: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邹天南,赵晓芳.颈胸段椎体病损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05,(6):119.
相关文献
[1]颈胸段椎体病损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
[2]2019年云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及建议
[3]消化内镜测漏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培训的效果研究
[4]初探输血传播病毒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系
[5]基于wilson-cleary模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分析
[6]我院出生低体温患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应对措施
[7]基于肝脏体积测量计算腹部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剂量个体化方案的可行性
[8]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9]中国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指南(2023版)
[10]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