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3]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内科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要: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 获取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及
靶点,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 数据库获取NSCLC 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基因,并采用STRING 数据库及
Cytoscape 构建共同靶点可视化网络图。借助DAVID 数据库实现基因本体( GO) 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 KEGG) 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 和PyMoL 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结果: 获取参芪扶正注射液活性成分41 个,
NSCLC 差异基因2 861 个,共同靶点58 个。GO 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类固醇激素、氧化应激、多种化学物理因
素刺激等反应的调节; KEGG 富集显示主要通过TNF、Relaxin、IL-17、P13K/AKT、Estrogen 等通路发挥抗癌作用。分子对接
表明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从分子层面对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论: 运用网络药
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证明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NSCLC 的治疗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
了理论支持。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1660012) ; 云南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开放课题( 2020LCZXKF-HX03) ;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
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 202001AY070001-289) ;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 2019FE001-11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3]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3]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罡,赵峻,邓峥,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1,16(20):2957-2965+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