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莪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Study on anti-tumor active ingredients of Curcuma zedoaria by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莪术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靶点 富集分析 蛋白相互作用 分子对接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莪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检索莪术的化学成分,根据“类药五原则”和“口服生物利用度”≥30%的标准筛选莪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莪术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中以“tumor”为关键词搜索抗肿瘤的靶点,与TCMSP数据库的莪术靶点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作为莪术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将莪术抗肿瘤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靶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图(PPI)。利用Cytoscape 3.7.2的“CytoNCA”插件筛选莪术的抗肿瘤的核心靶点,通过RCSB数据库找到对应蛋白亚型的PDB-ID,用于下一步的分子对接。利用Discovery studio 3.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莪术潜在活性成分与抗肿瘤作用靶点的网络图。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莪术抗肿瘤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过程的富集分析。结果 获得莪术中口服吸收良好的类药活性成分43种,对应靶点72个。由富集分析结果可知:莪术抗肿瘤作用主要涉及鞘磷脂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和神经酰胺通路,以及低氧反应、活性氧代谢、T细胞激活、核外雌激素信号、血清素激活、蛋白质复合物齐聚等过程,并得到了7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最佳候选分子双去氧基姜黄素(cop.43)可以和蛋白3ENE稳定地结合并与氨基酸残基LYS807、LYS883、GLU880等发生氢键作用,与TYR867发生Pi-Pi共轭。结论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联用的方法筛选莪术治疗肿瘤的潜在活性成分和抗肿瘤的作用靶点,揭示了莪术治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莪术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8248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8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157号